欢迎访问青岛大学生物医学研究院!

当前位置: 首页   >   研究院动态   >   正文

我院李志强教授与上海市肺科医院研究团队合作在Cell子刊发表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NTM-PD)重要研究成果

作者: 生物医学研究院   信息来源:    发布时间: 2025-01-27

近日,我院李志强教授联合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沙巍教授等合作者,在Cell子刊《Cell Reports Medicine》上发表了一项关于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NTM-PD)的重要研究成果。该研究通过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WAS),鉴定出16号染色体16p21区域为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的遗传易感区段,并揭示了PRKCB基因在NTM-PD发病机制中的关键作用。这一发现为NTM-PD的精准诊疗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和潜在的治疗靶点。

说明: M:\C\WeChat Files\wxid_xoc4t8j880n121\FileStorage\Temp\1738730310752.png

非结核分枝杆菌(NTM)是一类广泛存在于环境中的微生物,近年来,NTM感染引发的疾病,尤其是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NTM-PD),在全球范围内呈快速上升趋势,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NTM-PD的临床表现与结核病相似,但其对标准抗结核药物的反应较差,治疗效果不佳。目前,NTM-PD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这严重阻碍了新诊断方法和治疗策略的研发。

尽管人类普遍暴露于NTM环境中,但仅有部分人群会发展为NTM-PD。这表明,除了微生物的致病性和环境因素外,宿主的遗传因素在NTM-PD的发病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与结核病和麻风病相比,NTM-PD的遗传易感性研究相对有限。

在此背景下,团队通过对两个独立汉族人群(共1,426例样本)进行两阶段GWAS研究,成功鉴定出16号染色体16p21区域为NTM-PD的遗传易感区段。进一步研究发现,该区段内的PRKCB基因是NTM-PD的易感基因。rs194800位点的C等位基因能够促进PRKCB基因的表达,进而通过阻断巨噬细胞内NTM吞噬体与溶酶体的融合,降低机体清除NTM的能力,增加NTM-PD的患病风险。

说明: M:\BaiduYunDownload\fx1_lrg.jpg

PRKCB基因属于蛋白激酶C家族,参与多种细胞过程,如增殖、分化和凋亡等。研究团队通过动物实验和临床样本分析,证实PRKCB基因在NTM感染致病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此外,研究还发现,PRKCB基因通过抑制巨噬细胞内NTM吞噬体的成熟,降低了巨噬细胞清除NTM的能力,从而促进了NTM在巨噬细胞内的存活。

更为重要的是,研究团队发现PRKCB抑制剂ruboxistaurin能够有效减轻鸟分枝杆菌感染小鼠的肺部病理损伤,并降低肺部的荷菌量。这一发现表明,PRKCB有望成为NTM-PD的宿主导向治疗靶点,为NTM-PD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Copyright©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青岛大学生物医学研究院